(相关资料图)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薛仁贵的光辉事迹吧,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是顶级士族,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薛仁贵毕竟是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骨子里流淌着战斗的血液,自步入军旅后便备受重用,是当时有名的大将军。薛仁贵以忠勇著称,不仅勇猛还忠诚,对李唐王朝忠臣无二,如若不是他冲锋陷阵,大败九姓铁勒降伏突厥,唐朝初期的内忧外患想必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根除。
也正是因为薛仁贵为李唐王朝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皇帝们对他的后代也很是不错,可正是这点让人感到意外:按理说李家皇帝对薛家子孙已经仁至义尽了,薛家自魏晋南北朝就是有名的将门世家,薛仁贵更是给子孙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那么他的孙子为何投靠了安史叛军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不满唐玄宗的统治吗?其实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
薛仁贵最厉害的两个儿子分别是薛讷和薛楚玉,薛讷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代名将,虽说在兵法方面的造诣比不上父亲,但也曾官至宰相,而且带领军队大败吐蕃,无论是军功还是人品都是响当当的。薛楚玉比父亲和兄弟要略差一些,他胸无大志,官职最高只做到了节度使,后来更是因为被同僚排挤不得不罢官回家。虽然薛楚玉的经历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史书对他的评价却足以令人感到震惊:薛楚玉的离职加快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如果薛楚玉没有离开范阳、卢龙节度史这一职位,安史之乱的进程可能会慢很多,甚至有可能不会爆发。
原因很简单,那位投靠了安史叛军的薛氏子孙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儿子薛嵩。
薛嵩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富三代,可是薛家当时已经有没落的趋势了,毕竟大多数薛家子孙都在战场上为国效力,战损比例自然很大。再加上当时皇帝不怎么作为,就连军队都分为了好几派,这也就意味着不懂得政治场斗争的薛家子孙很难在其中获得有利的地位,频频被保守派排挤,薛楚玉就是因为遭到了小人的暗算才被迫离职。正因如此,虽然薛嵩是官三代,但他在仕途方面却不怎么得意。
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当时重文轻武的现象太明显了,武将基本上不为人重视,
薛嵩也因此受尽了旁人的白眼。可想而知,薛嵩当时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他本以为自己能够像先祖一样凭借一身的好本事战争沙场,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却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大展身手就因为各种莫须有的事情被别人泼了一身脏水。薛嵩当时正年轻气盛,好斗的基因在血液中蠢蠢欲动,特别是薛家这时候的处境并不好,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薛嵩自然不愿意处于被动局面,所以背叛李唐王朝也就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
薛楚玉在世时,
薛嵩并不敢做什么,薛楚玉离世后,薛家彻底再次没落,薛嵩索性加入了安史叛军,一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无用之辈,二是为了朝廷意识到薛家的重要性。幸好结局是不错的,虽然安史之乱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薛嵩还是得到了封赏,被封为平阳郡王,后代更是被封为魏国公。站在薛嵩的角度考虑,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同他的做法,毕竟薛家在唐朝初期为平息外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在不应该被如此对待,只有想办法引起朝廷的重视,才能由被动改为主动,不至于任人宰割
。
关键词:
薛仁贵对李唐忠贞无二,为何他的孙子投靠了安史叛军?原因很复杂,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薛仁贵的光辉事迹吧,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是顶级士族,虽
是《奔跑吧兄弟》第1季第20141024期。在兄弟都在自己翘臀后方,弯下腰抓起杠铃的郑恺,没能憋住一个屁,巨大的响声、浓郁的味道,吓坏了一旁的
机构:Wolfspeed在SiC晶圆领域的领导地位至少还能持续两三年,2月1日,Wolfspeed和采埃孚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关系面向的是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