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表姨,给我90岁的奶奶打电话拜年,说自己阳康后住到了82岁亲姐姐家,两姊妹相互照顾。
我们都奇怪了,她几个子女上哪去了?怎么还需要亲姐姐来照顾?
1
(资料图)
姐姐:长姐如母;弟弟:下半生,我来照顾你们
我爷爷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去世了。爷爷基本是他大姐带大的。大姐比爷爷大16岁,我称为大姑奶奶。
大姑奶奶也是命苦,第3个孩子刚出生,丈夫就病逝了。那年代,大姑奶奶不认识字,根本找不着什么工作,只能靠去别人家做保姆,养活几个孩子。
爷爷后来参加工作,也一步步提拔多了点收入,就把大姑奶奶和她的3个孩子都接到自家来养。大姑奶奶3个孩子也都有出息,那个年代,都考起了大学,我爷爷也一直供养他们读完大学。
我奶奶也任劳任怨,一边工作(我奶奶读到了中学),一边操持着大家子人的生活。
我爸爸几姊妹,一直和大姑奶奶的3个孩子一起长大,我爸他们一直亲切地称呼他们:大哥哥、大姐姐、小姐姐。
网络图片
2
姐弟情,一代代传承着
我爷爷在世时、去世后(我大姑奶奶去世很多年了),逢年过节,大姑奶奶奶的三个子女(我按辈分称呼为表姨、表叔,虽然都比我爸大了10几岁),都会带着自己儿子女儿,来我们家看看我爷爷奶奶。两大家子人,一直走得很亲。
今年过年,78岁的小表姨很不好意思地打了个拜年电话,往年都会亲自上门的。她说:“舅妈,新年好!对不起,今年我们就不能上门来给您拜年了!我现在还住在姐姐家了。”
电话那头传来几声咳嗽声,我们有点担心。
3
80岁亲姐妹同住相照应,子女上哪儿去呢?
小表姨慢慢讲开才知道:原来这也是无奈之举,怪不得谁呀!
小表姨有一儿一女,都在长沙。本来小表姨是与女儿同住,女儿嘴巴热闹,能干又活络,最主要她的工作只要远程指挥下,每天有大把时间可以陪着亲妈。
结果12月初,这女儿自己在深圳的儿子打来电话,说全家除了刚出生的宝宝,都阳了。希望母亲过来带着宝宝到外面隔离,尽量别让孩子感染了。
女儿没办法,就把小表姨送到了哥哥家,自己去深圳带孙子了。
结果12月中旬,小表姨在儿子家,全家一起阳了。小表姨住了10天院才缓过来,媳妇在身边照顾着。小表姨刚出院,强挺着还上了一阵班的儿子突然倒下了,赶紧送了医院,听说还挺严重。
媳妇自己也阳康中,在医院照顾完婆婆,又照顾丈夫,自己单位请的假还不知道怎么算了。
综合考虑,放婆婆一个人在家也不安全,婆婆身体也没好全,就将小表姨送到了同一个城市的亲姐姐家。
82岁的大表姨,听说小表姨家的情况,只担心侄儿别出事就行,让侄媳妇快去医院照顾。说这是自己亲妹妹,会相互照顾的。
小表姨自己的亲哥哥(大姑奶奶唯一的儿子),也在12月病逝了。小表姨的女儿在深圳,也是脱不开身,自己的儿子还在医院躺着,还多亏运气好住进了医院。
现在,虽然可能有些人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虽然需要82岁和78岁的两个老人家相互照顾,但好歹人还在,还能视频通话、彼此问候一句,可能已经算很好很好的了!
4
这大概是我想到的生二胎、二孩的最大好处了吧!
表叔去世的消息,我们开始是瞒着我奶奶的,但奶奶心里明镜似的,也不知怎么听到了,知道了。
小表姨和大表姨说:“等缓一点,暖和些,我们还是会再来看您的,舅妈!到时候慧儿(小表姨的女儿)从深圳回来,她能开车,她带我们一起来看您!”
奶奶说:“好好好!你们也多注意身体,也是70、80的人了。我呀,看不看没要紧,只要你们都好!你舅在世时,最在意就是你们姊妹三个了,如今你们哥哥没了,更得姊妹俩,好好相互照应呀!”
小表姨的丈夫,前几年去世了,留下一双儿女。儿女也都有出息,儿子在一个城市,女儿在不同城市都有生意,偶尔离开一段时间,或者带着小表姨一起去其他城市住一住。
只是遇上去年12月这样的情况,我万万想不到到最后,只能7、8十岁的两个耄耋老人,相依为命一般。
这是有兄弟姊妹,要是没有呢?那就只能留表姨一人在家,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自顾自地开炉煮饭吗?
网络图片
我爸他们兄弟姊妹4个与大姑奶奶家3个孩子一起长大,还有太爷爷太奶奶,一大家子12口人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放在我们这代安静长大的独生子女眼里,估计只剩下混乱了。
可在我爸、我姑、我伯伯、表叔、表姨的记忆里,是各种好玩的事,是剩下后半生的彼此惦念和帮衬。
我知道:子女长大后,会有自己的生活,不会陪伴你一辈子。伴侣可能才是相伴下半辈子的那个人。
只是我没想过,伴侣先走了,留下的那一个,有一天,可能能够彼此照应的,还是自己亲兄弟、亲姐妹。
网络图片
老公和我开玩笑说过:我家俩小子,将来愿意找对象,找得到对象,就正常恋爱结婚过。要不愿意,或者找不到,他俩一起搭伙过,也不孤单。毕竟双胞胎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了这么多年。
我想也是,那如果哪天我走了,对他俩也会是放心的。这大概是生二胎、或者生两个孩子,我可以想到的唯一好处了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 80岁姐妹俩同住相照应 子女不在身边 得知原因只能叹一声无奈